close

以平為期  

     『脈』『證』併治,以「病機」為導向,是中醫最重要的醫學里程埤,長久以來,不僅孕育出無數的中醫名家,亦激發出無數後代中醫學子的靈感,至今,『脈』『證』併治,追根溯源仍不失為『整體論治』的重要手段。

 

       中醫的優勢在「辨證論治」,由此孕育出深厚的中醫文化,從古自今不但有著無數珍貴的文獻可供參考,所累積的人文薈萃歷史風範,更造就今日引領中醫人將『辨證論治』帶往更精確的『證型』研究方向,經過歷代層層的積累,讓繼往開來的後輩學子知道當中有哪些方法與練習訣竅,致使中醫一步步走向更懇切追尋病機之路。

 

       所謂的『證』是由"症狀"和"體徵"結合"脈象"所組成,『整體論治』其實就存在於臨診中的每個小細節中,全靠醫者熟念的將大小症狀串連成症候,完美的將『脈』『證』交融成「病機」證型,讓醫者能夠以「病機」為導向,抽絲剝繭的去細心體會治則與治法的對應,進而將理丶法丶方丶藥串聯在一起。研究歷代赫赫有名的醫者們的審證開藥技術,歸納出他們運用的技巧不外乎在醫理丶症候丶脈法丶病機、方藥的相互交織之下,追求古樸篤實的『辨證論治』思維邏輯推理,循序漸進導出「病機」接續之後的對證下藥。

 

       詮釋中醫之所以珍視醫理丶症候丶脈法丶病機、方藥銜接的原因,一切都只為了積極落實『病機』主義,期望在『診』『治』間取得連結,在審問症狀和體徵時能與脈診精彩銜接,所以臨診時需要有不受限的邏輯思路,才能開創出更有效率的『脈』『證』診治模式。聚焦專精診察技巧、提升開藥的精準率,努力改進中醫藥的療效與穩定性,期望造就更有效率、減少負作用,在治療的過程中沒有對無關的臟器組織造成無謂的傷害,進一歩讓世人提及丶記憶中醫的各字時,可以肯定它是一個完全致力於使身心靈都邁向健康的醫學,是近代中醫人責無旁貸的努力目標。

 

       儘管中醫屢遭西醫排擠,可用的政府資源泛善可陳,但療效可期,成效廣袤,少副作用的特點,仍是廣大民眾生病的主要選擇之一,並因純淨的自然藥物,而擁有『容易親和』的民間自用習慣。就讓我們期許自己也能在各自的診間領域上深耕努力,效法先賢的頂尖成就,為人類的健康貢獻一份心力。讓中醫再度活躍於醫學舞台,使世人驚豔中醫的效率,進而願意深入體會珍貴歷史,證明了中醫學術理論經典經得起臨床時間考驗,好東西即便歷久,依然平實又好用。

 

 

 

 

以下附三則故事供大家參考:

 

一.熱情的實踐者

 

       一群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他們找到了一群大學生剛畢業,決定做自己喜歡工作的人;另外也找了同樣學歷和年齡,決定先投身熱門行業,等到賺夠銭,再做自己喜歡事情的人。

       二十年後,心理學家發現,做自己喜歡工作的人,有十八個在各自領域中成為成功人士,而後者只有一人而已。

       做喜歡的事情能軀動自己前進,也代表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態度。

 

中醫是你喜歡的工作嗎?如果是,那就做個熱情的實踐者吧!

 

 

二.不因循苟且

      我們知道電話是由美國人貝爾發明的。但在貝爾以前,就有位德國中學老師叫李司,早就發明了電話,可是李司的電話只能傳播一些嗡嗡聲 ,因此離實用總是差了點。

       多年以後,貝爾繼續鑽研李司的電話,他發現了李司的錯誤,只要將電話𥚃一個螺絲放大了千分之一吋,對話聲音就清晰可聞了。就這千分之一吋,造成了成功和失敗的差別。

       再多用心些,多思考一下,穩健踏著每一個腳步,澈底了解事情緣由,成功就在不遠處。

 

 

你願意因差那千分之一而與中醫整體辨證失之交臂嗎?如果不願意,那就多思考,既穩健丶又澈底的去瞭解它吧!

 

 

二.心中有藍圖

       影星史瓦辛格未成各前,有一名記者訪問這位一心想當演員的健美先生。當他提到自己最大的心願,是到好萊䲧成為最賣座的電影明星時,記者差點笑出聲來。

       以史瓦辛格當時所拍的電影水準丶奧地利口音和誇張的身材,實在很難看出他會在電影界有什麼前途。

       但是史瓦辛格很認真的説:「我心理先創造一個我想要的形象,然後投入這個角色,就當它是真實的一樣。」

        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你喜歡的嗎?如果不能輕易更改,何不妨學著去喜歡它呢?在心中繪製一幅圖畫,用心完成它,只要你願意,你一定可以在其中發現無窮的樂趣。

 

       

你對中醫有信心嗎?如果有,那就積極的刻劃心中的藍圖吧!

 

 

 

摘錄自《蒲公英希望月刊》2014/1 p13~14 熱情的實踐者 保羅 作

 

 

 

 

 

 

 圖、文版權皆為鄭醫師所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感恩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開創
    全站熱搜

    K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