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患者也是因為看西醫、中醫都久久不能見效,才經患者的姑姑介紹來找小小中醫診治的,
經過詳細的脈、證併察之後處方用藥,患者才逐步邁向痊癒之路,
隨後
經過將近一年的追踪患者的狀況都很穩定。
在此提供一點小小心得供各位大大參考,
中醫在治此類疾病時千萬不能為了所謂的科學化而去學西醫那一種SOP對號入座的開藥模式:
喔!看到患者皮膚紅癢就馬上開—→消風散、止癢熄風湯。
聽到患者述說頭會痛就+川芎茶調散、清上防風湯。
喔!胃會痛那就再+平胃散、香連丸、半夏瀉心湯、大建中湯。
胃酸過多、食道逆流再+旋覆代赭石湯、烏貝散。
有點疲累再+補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
不好睡再+酸棗仁湯、安神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煩躁脾氣大再+加味消遙散、甘麥大棗湯。
經痛、腹痛再+桂桂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湯。
泌尿系统炎症再+五苓散、八正散、抵當湯。
腰會痠再+八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
口乾舌燥再+滋陰降火湯、白虎加人參湯。
胸悶、胸痛再+血腑逐瘀湯、柴胡疏肝湯、四逆散。
心悸再+天王補心丹、養心湯、炙甘草湯…
這樣總共開了幾個方呢?
整本藥物學都快開上一半了!
如此雜方亂投怎可能有效呢?
這種開藥方法還需要中醫嗎?Google一下不就有了!
所以小小中醫深深覺得當中醫的人,還是要學好脈、證的技術才行的通,在識業的路上才能走的遠,在中醫的修練上才能不斷精進深入,最後焠煉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而活用自如。
以上純供參考,沒有惡意,如有認知不同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甘溫蛤~
※上圖相片部分從上至下,是病患從一開始前來治療至痊癒的全部照片,請同道自行參考之。
※ 通常這種慢性久纒之皮膚病於治療期間,容易因正氣不足,也可說是陰血的增量及存量不足以供應身體開銷之故,所以於治療的初期有一部份患者的病情容易震盪起伏。
譬如說陰血正氣需60分以上才會及格不會起癢疹,假如患者的陰血離60分以下越多的話,就會越發搔癢乾燥起紅疹,病情看起來會越嚴重,甚至嚴重到駭人的程度…而使病情容易震盪起伏。
需待患者的陰血正氣慢慢填補至60分的缺口以上時病情就會逐步向癒且穩定,但光只調治到60分左右病情並不會穩固,最多也只屬於亞健康的狀態而已,此時仍需逐步把正氣陰血調整至80分以上,最好能調整到100分的最佳狀況,如此就算患者患了重感冒需要舜間被扣20分,心煩失眠時被扣了10分,生氣、壓力、勞累…被扣30分或亂吃東西被扣了一些分數時,再怎麼扣您都還有80分、90分及70分,離60分以下會爆發搔癢的距離尚有一段安全距離,所以最好需調治到90~100分的最佳狀態才有機會能確實根治此類疾病,所以只要病患願意遵行醫囑,並尊重診治醫師的風格,最後大都會走向痊癒,並不會太難醫治。
圖.文版權皆為K醫師所有,皆有整頁翻拍存檔留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甘溫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