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敏銳自已的限制,留意他人的需要,適時轉換態度。
1.不被限制:
有一項科學實驗很有意思,科學家將平常可以跳躍超過 三十公分 高的跳蚤,放到一個只有 十五公分高的透明玻璃杯中。
剛開始,跳蚤總是撞到玻璃杯蓋,之後牠改用一半的力氣跳,果然從此就再也沒撞到玻璃杯蓋了!
經過一段時間後,科學家把玻璃杯蓋取下,讓這隻跳蚤能自由跳躍。
然而,這隻跳蚤所跳的高度卻還是十五公分,
因為,它已經在無形之中受到所處環境的制約!
你學中醫的過程是否也被一些派別繩索所綁住?這些繩索或許是經方.師承.鐵板...。
勇敢砍斷這些繩索吧!人生還有無限的寬廣等待你去追尋。
2.改變角度:
假如有位老師只給你一根木棍,並告訴你:『你想辦法在不碰觸棍子的情況下,將它變短。』
當你苦思許久,始終找不到解決之道時。
最後,向老師搖搖頭說:『這實在太困難了,不可能有人做得到吧?』
老師聽完,於是從櫃子裡拿出一根更長的木棍,將它放在原先的木棍旁,
笑著說:『你看!現在這不就把木棍變短了嗎?』
取材自《蒲公英希望月刊》2013.7魏悌香《活出美好》/P13~14
不要灌輸限制自己的觀念,而應從實際經驗去積累,循循善誘自己多方思考,永遠不要給自己設下標準答案,只要追尋相對的規律去反覆求證,並希冀自己破繭而出,建立主動、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成為獨立思考的個體。
圖文版權皆為鄭醫師所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感恩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