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直接對症下藥很有效、有時候多少有點效,
或者至少可以矇到一點點…、
但為何更多時候臨床用了跟本無效呢?
那是因為人體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單純的原故。
病人說頭痛了,就下 → 川芎。
檢驗說貧血了,再加 → 當歸。
肚子攣縮疼痛,又加 → 白芍。
因鐵質缺少了,添加 → 熟地。
就這樣〔四物湯〕全都加進去了,但為何總有效率並不能提高呢?
因為每各個人的體質都不相同,五臟六腑所俱備的氣、血、陰、陽厚薄度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個人所產生的病程亦不相同,有的已產生二次病邪、三次病邪、四次病邪…等,不先把這些障礙物清除掉,跟本很難創造“人體最有效率的吸收狀態”,所以藥物吃進去人體不但沒效,還可能增加機體的負擔。
怎麼說呢?
就以大家最熟識的『當歸』來說好了:
如果此人身體強健,那直接吃當歸一定能取得 → 補血調經的作用。
如果此人身體欠安,那直接吃當歸很有可能會 → 滑腸腹瀉,而不舒服。
為了讓一般民眾更容易了解各中道理,我們把『當歸』當成是一把『鋤頭』,把補血譬喻為鋤草好了。
今天我們想在田裡鋤草:
1.
對方如果是一位單純的農夫 → 直接他給鋤頭就搞定了。
2.
對方如果是一位藍領階級者 → 除了給鋤頭還要給個農夫和他一起搞定。
3.
那如果對方是個細皮嫩肉的白領階級 → 我們既要給鋤頭還要給他一群農夫幫忙除草才行,否則他手無搏雞之力,又怎懂得怎樣去使用那把鋤頭呢?
以上是因為五臟六腑的厚薄度不相同之故。
那如果已經產生了二次病邪、三次病邪、四次病邪…了呢?
譬如,因貧血久了而血虛及氣,造成氣血兩虛,那脈一定由浮細轉為浮洪無倫,那我們除了下『當歸』這味藥,還要再加入『黃耆』而成為【當歸補血湯】。
或更嚴重再轉為芤,那就虛極而外散了,可能還要加入『人參』『炙草』『肉桂』而成為【保元湯】。
那如果因血虛久了循環不良而產生 → 瘀 這種因虛而產生的二次病邪呢?
或者因
瘀 而再產生三次病邪 痰 呢?
再者因
痰 又產生了四次病邪 毒 呢?
這些瘀、痰、毒…等,如果不先排除,當歸的補血作用跟本就很難發揮出來,也就是說遇到複雜病機的病人,宜先創造“人體最有效率的吸收狀態”那後續的治療才能漸入佳境。
此篇宜再參http://tw.myblog.yahoo.com/kiy-6969/article?mid=16956&prev=16959&next=-1
http://tw.myblog.yahoo.com/kiy-6969/article?mid=17039&prev=17057&next=17003
圖.文版權皆為鄭醫師所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甘溫蛤~
畫的栩栩如生的仕女圖欣賞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iFetznLuHpU
以明還月更彩亮,
色澤均兮栩如生,
示少年華魚落雁,
人君追求喚采薇,
者眾芳澤蝶飛舞。
,
色不惑迷人自醉,
衰老珠黃方甦醒,
而知色身難持久,
愛要綿綿宜涵雅,
弛勒內外淡又長。
。
以色示人者,色衰而愛弛。 ~ 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