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一年前治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阿桑,因二度子宮下垂伴嚴重的坐骨神經痛來診,處方于【當歸四逆湯】加減,雖然有效但總是效果緩慢,少了那麼一點勁道,診其脈右關極弱沉,左關脾位弦細鼓動無力,知道是補中益氣湯證,因為執著於一定要使用經方,所以效果一直都出不來,後來去掉“我執”使用【當歸四逆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沒想到效果就出來了,沒想到其十多年的子宮下垂及坐骨神經痛,就這漸漸的痊癒,心裡滿感愧疚的,要不是我太執著於一定要使用純粹的經方,這位老太太也不用多服那二個多月的藥。
後來遇到類似的脈證我都依樣畫葫蘆的處以此法則用藥,效果都很不錯,但前陣子踢到鐵板,一個歐吉桑因胃下垂來診,俱有上述同脈證,但依上法始終寸效未見,心中納悶突然靈感一來,想到桂枝湯的方義圖,改採用張鍚純氏【升陷湯】加桂枝、炙草、生姜辛甘化陽助其東升之力,脾升、肝疏、腎潤則溫生陷除,使用後效果確實如預期的立竿見影。才了解到上方法之所以會有效也是因為【當歸四逆湯】亦是桂枝湯之加減方之故。 後來遇到一位患“陽萎”症的中年人,診其脈右關浮散,右尺極其弱沉,左關後弦細有按耐不住欲上浪之勢,依上圖之構思處方以張鍚純氏【來復丹】加黑棗、附子,效果亦是立竿見影,病患說吃了『漸有反應』,因為此證乃“肝陽過疏,使脾土無法含水覆火,造成津液空虛”【附子】雖有溫陽之功,但走而不守,極傷中氣,極傷津液。【大棗】津液極多又能補中。配合芍藥甘草湯及諸酸收鎮攝潛陽藥正為合拍,如此苦甘、酸斂養陰納陽,用藥即精,效果又顯,完全不拖泥帶水。 有了上述經驗後,我更加能活用【麻黃湯】了,以往遇到那種極其虛弱又帶一細緊脈或細散脈的病人,處方用藥效果都很緩慢,如今我用下法效果即明顯又不傷正氣: 治感冒脈像虛中帶細緊───>麻黃湯合升陷湯加減。 治感冒脈像虛中帶細散───>麻黃湯合來復丹加減。 如此將麻、桂二方的方義縮放自如的運用,信手拈來皆是方法,不了解此理的人看了處方,還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哩!。 上面的對法使用後頗有心得後,我又延伸思路來整治中氣下陷夾有表證者,諸如氣管塌陷、胃下垂、子宮下垂、甚至臉皮下垂、眼瞼下垂…等,只要是屬“中氣下陷證”者,皆以下法處置加減: 脈像陷弱形態偏斂者───>桂枝去芍加肉桂合升陷湯。 脈像陷弱形態偏散者───>小建中湯加肉桂合升陷湯。 效果又大大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往後再找時間舉些實例做說明,會更加清楚明瞭些,以上希對同道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