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為仲景天下第一方是也:


剛好俱備升、降、浮、沉、運的作用,生薑主東升(肝木的升發),白芍主西降(肺金的肅降),桂枝主南浮(引心火下降),大棗主北沉(助腎水上升),甘草主中運,正好是一個小嬰兒的樣子,生薑是背、桂枝是頭、白芍是腹、大棗是臍下、甘草是心下,您說妙不妙呢?立法立方面面俱到,盡洩仲景用藥之秘,真不愧為天下第一方。由此便可理解為何桂枝湯主緩脈,麻黃湯主緊脈呢?因為緩脈為血管浮中沉三部皆充滿的緩和狀,故須面面俱到的桂枝湯,而緊脈僅在偏浮部的緊張有力,故以麻黃之升、桂枝之浮、杏仁之降、甘草之運,只要處理中線偏上的部份即可。所以整本傷寒論方幾乎都是桂枝湯的變方,包括時下的方子也很多都是桂枝湯的變方。吳鞠通《溫病條辨》仿仲景謂:「風之體不一,而風之用亦殊。春風自下而上,夏風橫行空中,秋風自上而下,冬風刮地而行。」而創諸辛涼解表劑。正應驗了《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仲景方或時方的一切變方都只是為了適其至所而已矣!《金匱、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篇》云:『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乃因冬季寒氣外加,陽氣沉潛,肺居焦而主皮毛,故寒飲蘊肺者,冬季喘咳加劇;夏季暑熱外加,陽氣浮越,肺熱陰傷,故肺陰不足,或氣陰俱虛者,夏季加甚,所以冬季喘甚者,治宜溫肺化飲;夏季喘甚者,治宜補氣養陰,若三焦調適,陰陽升降有序,則痰濕不生。故筆者常以桂枝加枝湯或桂枝去芍藥湯再加厚朴、杏仁治冬咳,而以桂枝加芍藥湯或小建中湯再加厚朴,杏仁來治夏咳。


劉渡舟先生說:桂枝湯有滋陰和陽之功,脾胃為後天,乃陰陽氣血之本,服藥後要求啜粥取汗,而外解太陽之表。反映了汗生於谷,谷生於陰,氣長於陽,則使氣血榮衛為之一振,體現了本方劑對胃氣有一馬當先之意義。


以桂枝湯中的桂芍各組成兩方,體現出它的滋陰和陽的雙向調節作用:


「桂枝甘草湯」:治在上的陽虛胸滿心悸。


「芍藥甘草湯」:治在下的陰虛兩腿攣急。


 


「桂枝加葛根湯」:治項痛強而反汗出,是為風中太陽之經。


「桂枝去桂加苓朮湯」:頭項強痛則是身無汗而小便不利,乃為太陽經,水蓄氣鬱而病從內生。


 


「桂枝去芍藥湯」屬心陽受損而脈數時一止按之無力的心律不整。如累及腎成心腎陽虛則加附子成「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溫補少陰之陽。減去芍藥之陰柔加入附子之氣雄,防陽氣之孤危,表明治宜急而不宜緩的精神。


 


「甘草乾薑湯」:扶脾陽


「芍藥甘草湯」:滋陰血、乃取《內經》酸甘化陰之旨,補血柔肝,緩急止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