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八十來歲
因攝護腺肥大癌化,
堵住尿道出口,
造成排尿困難積存於膀胱,
往上延伸至腎臟水腫,
導至腎臟細胞
損傷而無法清除體內代謝廢物,
時間太久已形成慢性腎衰竭,
e GFR在53.9ml/min被屆定在
第三期慢性腎病變,
逐漸形成尿毒症。
來診時:
排尿不暢、排尿困難、頻尿、
夜尿、晚上要起來尿很多次,
白天偶會出現漏尿情形,
排尿次數增多,有殘尿感、
血尿、尿滯留,臉部及雙腳水腫
;合併糖尿病(AC Sugar 141)。
經腎臟科超音波檢查,
發現病人膀胱脹大憩室,
兩側腎水腫,攝護腺明顯肥大,
已經緊急施行導尿管置放術。
因攝護腺阻塞導致腎衰竭,
重複出現尿液滯留,
重複的泌尿道感染,
引起再發性血尿,
出現膀胱憩室,
已形成不可逆的傷害,
被建議開刀治療。
一、初診:
由於被認為慢性腎衰竭
是不可逆的疾病,
斷定若是腎臟受損超過三個月,
腎功能即開始減退,
既被指稱為「慢性腎衰竭」,
被現代視為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直至目前西醫都無法恢復腎功能,
只能減緩腎衰竭的速度。
所以患者子女想改找中醫治療,
看看能不能保持老先生的腎功能,
甚至能不能讓他的腎功能
變得好一些,而帶來看診中醫。
6/27檢報:
BUN 19、PSA 4.510 、Cre 1.35、eGFR 53.9。
目前症情:
頻尿,但每次排尿量不多,
夜尿、影響到睡眠品質,
尿急、無法憋尿,
一有尿意即感到不解不快,
延遲性排尿,
排尿過程斷斷續續,
尿液滯留,
總覺得尿不乾淨,
需很用力解尿,
才能擠點尿液出來。
因為水分堆積而出現
水腫、喘、體重增加,
因尿排不出來目前仍裝著
導尿管來診,臉色蒼白,
容易疲累,嗜睡、夜間失眠,
抽筋或肌肉顫動、頭痛、
貧血、大便時秘時瀉、
血壓升高、皮膚乾燥發癢,
視力減退,口乾舌燥、
口氣重濁、口腔偶發潰瘍,
味覺遲頓、食慾不振。
舌診:
色暗紅、形偏瘦小、龜裂紋很多
,幾乎沒什麼舌苔。
脈診:
扁鵲脈法顯示 →
諸脈3、4層弦大滑澀,
兩尺獨滑盛有力。
八卦脈法顯示 →
陽中之陰處獨下陷。
仲景脈法顯示 →
心下處獨滑大。
病機:
1‧年老體衰機能退化,
前列腺腫大阻塞尿道出口,
導致排尿不順暢,
使得尿液滯留在膀胱中,
小便累積過量,
膀胱過滿使小便溢出,
造成不自覺漏尿;
陰血虧虛,造成血管、
肌肉彈性變差,
舒縮功能不足,
故合併膀胱壓力過高,
尿液反向推擠,
引發膀胱輸尿管逆流,
造成腎水腫,
腎臟功能受損無法將
蛋白質消化後的產物、尿素
等身體廢棄物排出體外,
因而滯留體內產生中毒現象。
2‧老年人素體陰液不足心臟
衰弱,血管內水份容積不足,
造成泌尿道阻塞,
而影響腎功能,
尿毒素積累在腎臟內,
腎絲球變狹窄、堵塞,
流通性變差,
使腎絲球過濾率逐漸低下。
病因:
心腎陰液虧虛,
痰、濕、瘀、熱、毒
積累肝腎系統證。
乃因弱致病證
治法:
因弱而病,
以扶正為主,
以袪邪為輔,
為治療的大原則。
治則:
滋養心腎陰液為主,
排除病理產物為輔法。
處方:
沙、麥、二地、玉、玄、稜、
莪、殭、貝、蛭、蟞、祈、王、
蘭、敗、丹、知、牡、山、萊。
二、三診後:
突患顔面神經麻痺症,
經中醫藥治療兩週後
顏面神經麻痺已癒。
四、五、六診後:
顔面神經麻痺已除。
舌診:
色暗紅、形偏瘦小、中有龜裂紋,
漸稍有薄白偏濕滑的苔。
脈診:
扁鵲脈法顯示 →
脾、命2、3弦大滑,
心、肝、腎2、3、4弦滑,
肺3、4弦滑。
八卦脈法顯示 →
陰中之陰、陰中之陽弦硬滑盛。
仲景脈法顯示 →
尺中處結滑。
病機:
1‧心、腎系統機能衰弱
的疾病本原漸有減輕,
突然因外感而導至的
顏面神經麻痺也已除去,
目前排尿不順暢的原因
佔最大的比率在腎系虛弱,
毒液累積在膀胱、腎系之中之故。
2‧素體心臟衰弱現象漸有減緩,
但尿毒素積累在腎臟內,
造成腎絲球狹窄失去
流通性的現象仍顯,
腎絲球過濾率仍然處在低標狀態。
病因:
腎系陰液虧虛,
痰、濕、瘀、熱、毒
積累腎、膀胱系統證。
治法:
因弱而病與因病而弱兩者同時併重,
正虛邪旺,
採扶正與袪邪併用為原則。
治則:
補腎陰、滋腎液,
袪除病理產物為主;
佐攻下毒邪為輔法。
處方:
女、旱、二地、淫、玄、
稜、莪、殭、貝、蛭、蟞、
祈、王、蘭、敗、丹、知、
牡、錢、瞿、萹、硝、黃。
七、八:
經中醫藥治療約八週之後:
治療當中已至大醫院去除導尿管,
已可自行排尿,
但尿很細小不暢,
排尿斷斷續續不爽快。
8/22檢報:
BUN 21、Cre 1.29、eGFR 56.8、PSA 4.510
舌診:
邊尖偏紅,中有雙裂紋;
苔薄白膩、中根白膩偏燥。
脈診:
扁鵲脈法顯示 →
諸脈1、2、3弦大滑澀。
八卦脈法顯示 →
陰中之陽獨弦滑偏盛。
仲景脈法顯示 →
小腹處滑而如豆。
病因:
腎系陰液虧虛漸有所充,
毒熱瘀漸減少,
但痰、濕仍偏盛證。
治則:
減去攻下毒熱法,
加重利水除溼法。
處方:
上方去瞿、萹、硝、黃,
加錢、車。
九、再數診後:
去除導尿管之後,
目前排尿已逐漸順暢,
不再艱澀難排出了,
但矢氣多。
舌診:
色偏紅,形漸厚寬、中有裂紋,
苔偏白滑。
脈診:
扁鵲脈法顯示 →
心2、3弦滑澀,肝、腎4、5弦細結澀,
肺、脾4、5弦滑澀,命4、5結豆。
八卦脈法顯示 →
陰中之陽弦滑。
仲景脈法顯示 →
小腹、少腹處結大而如豆狀。
病因:
小便通利的能力仍稍顯不足,
且夾有熱邪。
治則:
加強除溼退熱法。
處方:上方再加白茅根。
十診、
小便愈來愈通利、
但矢氣仍很多,
腰膝易痠軟。
舌診:
色紅、質偏老、偏厚胖,
苔白、濕滑。
脈診:
整體都偏弦滑澀。
病機:
正氣漸足,
逐漸能耐袪邪藥的使用量,
正虛邪旺。
病因:
腎陰腎氣不足,
痰、濕、瘀、熱、毒積盛證。
治法:
正氣既弱、邪毒亦強,
扶正袪邪併用為原則。
治則:
補足腎陰腎氣,
袪除諸邪毒為法。
處方:
女、旱、熟、淫、玄、
稜、莪、殭、貝、蛭、
蟞、仲、斷、碎、丹、
知、牡、錢、車、瞿、
萹、葵。
十一、再數診後:
歷經中醫藥採用一系列的
扶正與袪邪法,互為增減、偏重
治療之後,
小便已能很自然順暢的排出,
矢氣亦除。
11/07檢報:
BUN 18、Cre 1.15、eGFR 64.9、PSA 3.690。
處方:
肺系熱痰較多,
上方加蔞、貝。
※此案仍需病人持續願意配合治療,
才能漸入佳境,
因腎臟既已受過嚴重的損傷,
人又年紀偏大體衰,稍有不慎,
一但讓腎機能直線衰弱下去,
通常就會很難再反轉救治上來,
因為畢竟年紀愈大,
人體的恢復力就會越衰退;
要知道健康是自己維護來的,
而不是本就應該的。
此案,可顯示中醫藥在
治療腎衰竭確實有所效用,
甚至於還可把已衰弱的
腎功能盡量恢復許多,
將積累的腎毒指數下降很多。
就像此患者都八十幾歲了,
服中藥之後還是有明顯的進步,
證明治療的效果差別並非在年紀,
而乃在於病人是否願意配合,
是否信認而不會疑東疑西,
稍受人耳語即信心動搖,
動則得疚,舉棋不定,
這樣的病人我臨床這麼久了,
還沒有看到有一個擁有這樣
個性的病患,能夠治療到滿意的,
這應該就是所請的:
『先生緣,主人褔。』了,
誠不我欺啊!
※臨床上慢性腎衰竭的治療,
因機體的受損程度不同,
病人的配合度、先天禀賦更是不同,
治療上的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不同,
並不能一概而論。
原則上這種疾病是屬難治病症,
需要病人很願意配合才可能
逐漸讓腎功能有所恢復,
而且每個病人腎臟損傷的程度並不相同,
臨床上我常向患者舉例說明:
『就像手指頭被象皮筋綁起來一樣,
有綁的鬆、綁的緊之分,
有綁一下子、綁很久之別。
假如您的手指頭已被象皮筋
綁很緊、又綁很久了,
整個手指都瘀青發黑壞死的,
當然就很難救了;
假如您只是綁成瘀青而已,
那麼會較好治一些;
假如您只是被稍微綁了一下子,
就趕緊將象皮筋拆掉了,
當然就很好救治了。』
所以腎衰竭的治療也同此道理,
在臨床治療上會有很多的療效差別,
其實任何疾病的治療也同此理,
正如孔子所說: 『吾道一以貫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
此圖摘錄自網路圖片,若有侵權權之慮,煩請告知刪除,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