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a461d861ecd31440a3fba7cd8655b39  
       臨床醫生在面對各種病症,心中可能都會有初步主觀的各種答案,但若再透過證候學辨證學辨病學…等各種思想交叉比對之下,再作出有效地邏輯推演,疾病的來龍去脈就能顯得更加的清晰明白,進而客觀的抓住病因的根結點,定出反映現況的病機名。

 

        故臨床上有必要更積極的去認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病症,清楚地釐清真正的病機之所在。臨診面對每一個疾病時宜極注意同中有異之處,並比較這些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細微之處。也就是說,若只知套用與臨摹或乾脆整方挪用,便與辨證論治的精神根基相悖離,希望每個走進中醫的學子都能懂得從中反思,再內化後得到成長,才不枉在中醫的世界走上一回,進而體會到彌足珍貴的辨證真諦。

 

 




        一般人對於中醫辨證過程總不脫既生澀又艱奧等似是而非的刻版印象,不過一旦真正瞭解辨證論治的精神是建立在『緊抓病因,隨機制宜』之後既可相當深入淺出、操作自如的成為習慣,進而嫻熟上手。

 

        幾乎每一個病症都和“脈”“證”息息相關,每個病症環環相扣相互影響,但是這份『環扣』有時卻隱而不顯,難以察覺,也就是說若過於重視個別症狀的著眼點,反而忽略症狀原因之間的連結,整體連節就會被大打折扣

 

        敏銳自已的觸感,留意病人的需要,適時轉換角度思考才能洞查發掘病因、提出適當的機理,並且將觀點和疾病做更精確的結合從而取得療效。

 

      身為一位臨床第一線中醫師不可灌輸讓自己侷限的觀念,而應從日常的臨床經驗去積累,並配合先賢所篩選下來的各種實用醫理去相互接銜體會,堅決要求自己多方思考,對某些一般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的結論或常識,進行更多元、深刻的思考,透過反覆推敲的步驟去重複辨證來幫助自己釐清確切的病機點,不斷將臨床與理論重複結合辨證來幫助鎖定病機,就能逐漸培養出敏捿而靈活的臨床技巧,讓每張開出的處方都展現出精煉且流暢的特點,散發出多姿多采與細膩多變的精粹貼合技巧。

 

 




每個臨床症狀都是掌握背後正確病機的有效線索,但若只針對單一症狀就做出判斷,容易踩到陷井。

 

由許多獨立的症狀即組成【辨證系統】的一個證型,若身為臨床醫師者能努力探究病症架構、擴充思考的多面性,臨症時便能有效掌握關鍵病機,同時做到有效“脈”“證”的組織連節,如此,不管多會變動的病症都能有效確立病因,並遊刃有餘的開出精準的處方,品嘗到由每位回診病人的反饋,逐漸拓展到新的視野,逐步透澈瞭解人體動態生理、病理的意義和作用機轉,既能在未來更精準地掌握複雜多變的病狀其背後所隱藏的「病機」

 

這種靈活機變的習慣一但養成,當思路疑似山窮水盡時,就能夠另闢蹊徑柳暗花明,轉往另一方向尋探,得求頓時豁然開朗的收獲。

 

在一生的臨床經歷中不要給自己設下標準答案,因為人體的運作上多數機能上本就不存在標準答案,只有相對的規律供您反覆印證而已所以醫生所要希冀的,是建立起主動、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醫師便不容易受到傳統醫理和往借慣常依循的標準所左右,成為一位獨立思考的中醫師,換言之,在臨床醫學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SOP

 

醫學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臨床成效」,任何能使臨床功效最大化的方法,就是最正確的方法,循此思考執業生崖就能注入更多有別於傳統的活潑氣息,進而不斷的焠煉醫術使之堅實、精緻、優雅、流暢、富有一致的成效與整體性,也就是說即注重深厚的基礎理論思考,也著重予實際臨床應用的互相銜合。

 

 




在循序漸進地累積自己的洞查力後,進而提升自己的辨證觸感,結合偶然的靈感思緒,透過反覆構思、擦拭的過程,清晰地完全理解出病機的奧秘,也唯有如此才能真實擁有個人獨特的辨證軌跡,逐步咀嚼人體生命運作中的每個奧秘。

 

人,一旦具有靈動的觀點注入,就會用不同的視野去思維問題,單向的思考總認為,診斷是否正確,取決於其帶來的臨床期成效如何?多向的思考卻主張,短期的成效並不能代表全部,身體的基本運作和平衡不可破壞,在任何條件下,都應該保持遠的平衡才不會造成久遠的負作用。

 

究竟什麼才是對病患長遠更有利的治療方式?什麼樣的治療模式最能「持盈保泰使身體維持在最佳平衡的狀態」?許多我們行之有年的套方模式或理、法、方、藥,是否還有該被檢討與再進化的地方?「整體性的思考才能將複雜的病症組織起來,打開通往「整體治療」的道路,一旦燃起那遠大目標的眼,就該堅不悔的朝那所指示的路走,並在複雜的心路歷程中保持堅維護的態度。

 

如果您也懷抱追求「整體治療」的靈魂,請靜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芻思索,就能見識到對臨床成效的堅持與維護,因為如何讓患者信任,如何長期持有穩定性的療效對每一個臨床醫師都是相當棘手的潛在問題,透過整體全方位的分析方式,逐步剖析體悟與改變,追本溯源透視病機,更清楚瞭解究境有那些關鍵轉折點及考量點,細細斟酌思量,一旦有了這樣的觀點視野,『整體治療』才有徹底實現的可能性

 



 

做為一個現代中醫人要能堅持在保有傳統的中醫理念之下,同時汲取現代醫學新知,期許創立自己的獨特思考體系,卻又不吝於再追求他人的優點互補來自獨立思考所產生的空隙,參考與效法其它中、西醫師的經驗,不斷透過學習、思考、觀摩、擷取期望有系統地將中醫扭轉成令社會人士尊敬且具有卓效的社會氛圍,讓中醫的成長能追隨得住時代的巨輪,進而有機會朝向更正面、積極的方向滾動,往後皆能在如沐春風的環境下讓種子慢慢生根,接下來期待最豐碩的果實收成。

 

 

 

 

 

 

 

圖文版權皆為鄭醫師所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感恩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病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醫師 的頭像
    K醫師

    懸壺簿記

    K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