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案已經病患書面授權同意po出。
x女 快四十歲
初診:
懷孕20週多(約五個月),在四週前出血,婦產科診為『子宮頸螅肉』,吃西藥及塞劑稍止,但近日又出血伴多量分泌物,腰背部極酸痛,心悸氣喘,頸項酸,頭暈,午後脹氣,胃易澎風,常有胎欲墜感。
此症正符合《金匱》:『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斷後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舌象:舌嫩紅、質胖有齒痕、苔白膩。
脈象:心脾脈虛滑,兩腎脈結滑,整體脈顯空虛無力感。
病因:由於素體心脾兩虛,造成子宮頸內管表面粘膜正氣
不足產生非特異性的慢性發炎長期刺激,使得子宮
頸內管粘膜不斷有痰瘀堆積漸成癥積,漸漸的從粘
膜的基底層向子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依此應
屬中醫之脾虛生痰、心虛致瘀的範疇。
再因脾不能統血造成子宮頸粘膜的息肉表面上的那
層柱狀上皮的微血管,變得腫潰充血、變薄、脆
弱,而造成持續滲血而出。
病機:心脾素虛累及於腎,造成胞宮痰瘀阻滯,屬本虛標
實證。
治法:扶正去邪法。
治則:健脾利濕以化痰,養心活血以除瘀。
處方:人參、茯苓、白朮、炙草、黃耆、龍眼肉、炒棗
仁、當歸、桂枝、牡丹皮、桃仁、二芍、菟絲子、
益母草、木香、川貝。
二診:
藥後症情明顯減輕許多。
脈象:兩尺脈已旺。
效不更方。
三診:
因胃顯得特別脹氣不舒。
脈象:兩腎脈已不結滑,心脾脈顯得虛弱。
病機:胞宮之瘀血已除,只餘心脾兩虛證。
治法:專於扶正。
治則:健脾養心,稍佐止血、補血藥。
處方:人參、茯苓、白朮、炙草、黃耆、龍眼肉、炒棗
仁、當歸、菟絲子、木香、內金、遠志、仙鶴草、
阿膠。
持續以上方加加減減治療一段時日,之後順產一白白胖胖的兒子,也吃了他的滿月蛋糕。子宮頸息肉一般手術後容易復發,而且妊娠期間亦難以手術,服中藥調養不但順產(免去流產之苦),且至今也未見其復發。
此案因患者高齡得子,治起來倍感壓力,好在患者是一個樂觀的好患者,心想治癒率一定很高,心也就寬了,不過也是戰戰競競的脈證核對了數次之後,才敢開出處方,還好不負病患之所托。
特別聲明:
請不要看到醫案就誤以為各類疾病都很容易就可以解決,那是不可能的,臨床上有更多疾病是醫界尚待突破的,畢竟所知有限,這些只是挑出來的單一成功例子而已,臨床上有更多疾病是中西醫都無法解決的。
本部落格收錄刊載之驗案舉隅皆為個人臨床心得,旨在供中醫同業研究討論,期能拋磚引玉、交流研習,文中藥物組成乃供中醫同業瞭解辨證論治過程與用藥思路之用,未載明劑量無以成方,又凡藥物皆具偏性,個人體質、病機不盡相同非經中醫師診治切勿自購藥材服用,身體不適請尋求各地合格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