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代的小孩抵抗力衰退,只要稍生小病身體既難完全恢復,甚至因醫療的介入衍生出許多難解的新症情出來,主要原因是『醫療體系』過度在乎短期成效及檢查數據相關指標,卻不願意投入心力與資源在追根溯源上,使醫學的『觀點』短淺,造成視野不夠全面,因此使得『診、治』與『醫丶藥』突破性進展的動能停滯,療效因而逐漸陷入困境。
這樣的困境是因當前醫學觀點只定睛在“微觀”上的追求,一味的追求一種一體適用的『專方通用』原則,處在這種氛圍的教育之下,醫師開始只重視檢查數據報告和分科越來越精細上做研究,更用以衡量診治的效率,逐漸的由『人治』傾向於『依賴儀器與數據』去做診治,甚至奉為圭臬所導致,因此醫學逐漸的由原本的『留人治病』原則,轉變為追求短效與數據的學問,最後醫師變成一個冰泠的『治病不留人』機器。
我認為人類目前許多難解的疾病問題,其實皆與基礎醫學丶臨床醫學的觀點視野的運用模式錯誤理念有關。我同時也認為『整體的觀點』才能全盤了解到疾病最根本的病源,所以醫生必須注重全面『觀點』的高度建立,並且引以為律;然而當今欠缺的不只是觀點的問題,而是想要短期一飛沖天的投機心態,唯有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才是決定一位醫師是否繼續脫變成長的命脈。
近代的醫療環境乃至於整個醫學界的觀點變化,實在並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道盡的,在當前人體自體免疫被搞的一團紊亂的時代,抗藥性丶失效性丶破壞性⋯時有所聞,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些問題勢必更加嚴重,唯有汲取中醫追根溯源的『病機』辨證論治觀點,在這種獨到的醫學見解思維下,才能拋開瓶頸丶突破侷限丶提高眼界,看見另一條更卓越之路 。
圖.文版權皆為鄭醫師所有,皆有整頁翻拍存檔留證,未獲同意,請勿轉載,甘溫蛤~
下面就以兩則實例來舉發思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