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醫同道在研究中醫的時候,
往往會把重點放在經典、論述之類的東西之上,
在我看來,像學理和論述這類型的知識,
屬於一種比較虛的層面,
也就是說可以放開讓外人去學習的
就這些東西了,
因為你學了未必知道怎麼去用,
就算你用了也未必知道
怎麼樣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
而且很多時候這些在經典上學理論述的東西
放之四海而皆淮,
好像你怎麼說、怎麼解釋都很有道理,
像政治論述一樣芭樂票,
所以在賢輩著述上寫出來的不怕你去學。
但是與此相對應的,
是一些真正實用的知識,
往往只在內部傳承
而不會過於公開地流傳在社會上。
譬如說怎麼利用脈象、舌象、症情
走動的前後之勢去進行辨證論治的推敲,
怎麼組織理法方藥,
怎麼獲取反饋去糾正臨床診斷上的偏差,
怎麼利用臨床的自我反饋去訓練自己的醫術,
這些真正實用的知識在古代往往是學派禁忌。
對於能夠學習到這些知識的人,
通常來說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承襲學派傳承。
對於外人來說,
讀取這些知識沒有太大的用處,
也不會讓你得技術更加精進,
醫術變得更高,
但是對於親傳弟子來說,
掌握了這些規律,
就如同在打遊戲時開了外掛一樣,
就如同在作弊一般。
因為這些規律能夠非常清晰的讓你在一個
紛繁雜亂的臨床診治中,
得出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性。
對於真正掌握了這些規律的人而言,
根本就不需要拘泥於經典上的學理論述,
而完全只求可以實用於判斷整個疾病
走勢的力量分布和對比,究竟哪一些是
主病機、哪一些是副病機,
能夠以一種更大的概率去取得當前疾病
最主要的矛盾點,更有的方矢的去針對
疾病主要的偏差處去處方用藥。
雖然現在是處在學術大公開的網路世代,
但是在紛繁的網路資訊中往往錯綜複雜,
充斥著瞎扮唬爛或一知半解的論述文章,
因此是否具有慧眼去認識,
當前學習的是不是具實用於臨床的
脈、症規律學問,那就真的需要慧根,
也需要機緣了,有緣自得,
無緣也難強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