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實踐驗證,
一個學醫的人,
到底能不能變成一個功力很深厚的好醫生,
我有幾點跟讀者分享:
當醫生最容易看透人性,
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也不要低估人性的善。
對不相信你、不聽話的病人用規則,
對相信我們、聽話的病人用循循善誘,
簡單說,對我們不信任的人講規則、盡心力,
對我們信任的人要對他們更好,更加細心照應。
要看大面,不要在細節的地方耗費太多精力,
也就是說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要看整體的回饋,
有正就有負,有有餘、就會有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
別總想著每個地方都要十全十美,
此既所謂粗粒度思考模式。
不管你多麼用心,
也會有人不領情,
這非常正常,任何事情圖的是一個無愧於心。
一個醫生要做的,
是始終往前增進醫術、往前精進,
至於別的,都是路過的風聲。
在學習上也是,
不管我們的醫術已經多麽高明了,
只要對方有可供我們參考的價值,
那怕只能增加我們的思路,
都要花些代價去學習汲取,
當然也是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也不要低估人性的善,
〈有善惡之分,是因為有立場〉
對方有好的正面思路願意分享,
我們當然要虛心汲取,
對方當然也會有他負的一面,
那麼就把他輕輕放了吧!
司馬懿說:
『看人之短,天下無一人可交,
看人之長,世間一切盡是吾師,
這一路走來沒有敵人,
全是朋友和老師。┌
比我優秀、
使我優秀、
願意和我一起優秀的人
都應該去親近。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責人之心責己,
怒己之心恕人。
如果體會不到這些,
您就很難成為高明的醫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