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女、三十多歲有餘

 

7/29初診:

近半年來時常腹瀉、腹痛,

口渴、飲不解渴,

素有復發性口腔潰瘍,

嘴唇、口腔周圍黏膜、舌頭、

牙齦反覆潰瘍破損腫痛,

症情呈反反復復,時好時壞,

影響飲食起居;

尚有習慣性頭痛久治不癒,

看醫生都治療到絕望

再也沒有殘念說會好了,

足底筋膜炎亦看很多醫生都不會好。

 

 

舌象:

舌紅稍偏瘦長,薄白苔。

 

脈象:

扁鵲脈法:

脾沉細虛澀,心浮弦滑數澀。

仲景脈法:

心下弦滑。

八卦脈法:

坤兌積滯不降。

 

病機:

長期腹瀉、腹痛,消化機能停滯,

造成免疫系統障礙。

人體一旦免疫力下降,

就容易使病毒反復感染,

於是口腔潰瘍就會反復發作,

順帶精神的壓力就會變大,

荷爾蒙也隨之產生震盪變化。

 

病因:

氣滯血瘀造成脾胃產生痰、瘀、食積;

寒瘀化熱造成心系腦竅淤澀不暢證。

 

治法:

逐進消化機能的恢復,

使免疫系統歸回正常的運作中;

促進黏膜修復

使病毒侵入的窗口關閉。

 

治則:

對消化系統處以理氣消食、活血化痰;

對思想系統處以理氣驅寒、活血涼血。

註:寒邪化熱,故驅寒與涼血同用,

前為因、後為果,因果同消,標本兼除

並不衝突,學者宜多加體會驗證之。

 

處方:

陳、佛、查、萊、

、丹、芎、草。

 

 

8/28二診:

服藥十天後,

長年的頭痛竟然大為減除,

幾乎很少很再發作了,

口乾渴亦大減。

但口舌潰瘍只稍有減輕,

尙未全解。

 

舌象:

舌色紅、質偏老、

形稍偏瘦長,

薄白乾苔。

 

脈象:

脾沉弦細澀,

心浮弦滑數澀,

肺浮弦滑。

 

病因、病機:

脈顯澀象仍多,

袪除寒瘀的力量不足,

且肺有痰熱不宣。

 

治法、治則:

加強除寒瘀的藥力,

佐入宣肺化痰、

消咽除腫的藥隊。

 

處方:

上方加入甘、桔、桃。

 

9/7三診:

再服藥十天之後,

復發性口腔潰瘍已逐見減輕,

但患者說很容易感到咽乾、喉燥。

 

舌象:

色偏紅、

形態尖偏瘦根如常,

苔薄白滑。

 

脈象:

脾沉弦細澀,

心浮弦滑澀,

肝及兩尺沉弦。

 

病因、病機:

肺的痰熱已除,

心的熱瘀漸除,

肝夾有氣滯。

 

治法、治則:

上方再加入疏肝理氣的藥隊。

 

處方:

上易生地為熟地,

去甘、桔,

加柴、香、青。

 

9/28四診:

上藥服後前五天咽乾、喉燥覺有減輕,

但後五天咽乾、喉燥又漸漸變強烈,

頭又開始覺得疼痛;

伴下肢泛發淡黑色癢疹。

 

舌象:

舌色紅、形質偏常,

苔薄白乾。

 

脈象:

兩寸浮滑偏數,

34層弦滑大。

 

病因:

急性的外邪〈微生物〉入侵,

造成身體處於警戒狀態,

免疫系統奮而亢起與之對抗,

保護人體各項機能,

故而產生一系列超敏反應,

這些病理性過度反應造成的

機體組織發炎、損傷及功能紊亂等。

 

病機:

風熱、毒熱侵擾營血。

 

治法:

以全力袪邪為主,

解除免疫系統對外感的警戒,

提升免疫應答的能力。

 

 

治則:

清熱解表,

涼血和營,

攻下熱毒。

 

處方:

銀、薄、牛、蛇、膚、翹、草、

青、紫、地、丹、大、芒。

 

11/12五診:

自覺多年的習慣性頭痛已除。

但常感胃脘脹滿痞悶不消,

另外左大腿後側濕疹反覆發作,

疲累時尤易發作。

 

舌象:

舌色稍紅、形質稍胖有齒痕,

薄白滑膩苔。

 

脈象:

整體偏浮滑膠著,

脾脈尤顯。

 

病因、病機:

外有風熱殘毒,

內有積食生濕證。

 

治法、治則:

外驅風熱毒邪、

內消食除積袪溼。

 

處方:

銀、薄、膚、鮮、草、

牛、查、麴、萊、熟。

 

12/7六診:

胃脘痞脹滿、左大腿後側濕皆見大減,

但頭痛復發,月經延遲一週尚未來潮。

 

舌象:

舌紅稍胖、稍有齒痕,

薄白滑苔。

 

脈象:

整體偏浮滑,脾脈尤顯。

 

病因、病機:

外部風熱殘毒,

內部積食生濕尚未全解證。

 

治法、治則:

在驅風熱毒邪、

內消食除積袪溼的基礎下,

加強清心脈氣分的風熱、營分的血熱。

 

處方:

銀花、薄、膚、鮮、草、

、麴、萊、蔓、翹、地。

 

1/31七診:

藥後頭痛已除,生理已來潮。

但經期反覆性口舌牙齦潰瘍又復發,

每次生理期這種復發性口腔潰瘍

現象尤其嚴重。

 

舌象:

舌色呈現淡紅、

形偏胖大略有齒痕,

薄白苔。

 

脈象:

獨心脈2層細數無力,

餘脈23層細弦滑。

 

病因、病機:

心系陽不入陰、寒熱夾雜,

餘部寒溫餘毒外邪殘留、

夾有虛火證。

 

治法、治則:

在一派袪寒解毒藥隊中佐入炮薑,

苦甘化陰,陽中求陰,

期望可達到提升免疫應答的能力。

 

處方:

甘、桔、炮、知、丹、骨

荆、蘇、芎、青、蛇。

 

2/17八診:

諸症俱減,

但月經正行,腰很痠痛。

 

舌象:

大致同上。

 

脈象:

諸脈偏弦滑,滑象尤顯,

肝腎脈整體對比稍偏弱。

 

病因、病機:

寒溫餘毒漸除,

但溫熱餘毒浮現而出證。

 

治法、治則:

由袪寒轉為袪熱為主,

佐入補肝益腎藥隊。

 

處方:

甘、桔、炮、知、丹、骨

、翹、銀、菊、熟、仲。

 

6/29九診:

上藥服後諸症俱除,

足底筋膜炎亦少有發作,

一直很穩定沒有復發。

 

近來因兩小腿紅點狀癢疹,

下肢浮腫按之並不凹陷,

伴咳嗽陣發,

倦怠少食而前來看診。

 

舌象:

舌色紅、形態如常,

苔白膩偏乾。

 

脈象:

整體偏於浮位,

呈滑數不清之象。

 

病因、病機:

外有風熱毒邪入侵,

內有濕熱毒病理產物的干擾證。

 

治法、治則:

對外部驅風熱、解熱毒、清虛火,

對內部清熱燥濕、佐以攻下。

 

處方:

紫、知、丹、地、滑、草、膚、鮮

大、芒、柏、芩、連、銀、翹。

 

9/13十診:

上藥服後近兩月來一直很舒適,

沒有什麼不舒服。

 

近來突然感到頭部巔頂疼痛,

本來很好睡的不知怎麼了突然很難入眠,

且一直頻尿上廁所而前來看診。

 

舌象:

舌色偏淡紅、

形質嫩胖多齒痕,

薄白苔。

 

脈象:

心脈獨浮濡之中透細,

肝腎沉細無力之中透有滑象。

 

病因、病機:

外部心脈系統受外感寒濕侵襲,

引發血循淤阻,

內部素體氣陰兩虛,

造成巔頂不止受外邪侵擾,

又失去氣陰的滋養;

等於是代謝的癈物無法排除、

營養物質又不能供給機體

所需的養分證。

 

治法、治則:

袪寒勝濕止痛,

養陰益氣,

佐除下焦水氣。

 

處方:

歸、酸、熟、淫、耆、草

、芎、桃、篙、瞿、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案舉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醫師 的頭像
    K醫師

    懸壺簿記

    K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